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7年8月宣布批准使用新免疫疗法,这是精准医学的一项重大突破。这种用于治疗一种小儿白血病类型的免疫疗法成为FDA批准的首个商业化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这种特殊疗法使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研发的Gibco™ Cell Therapy Systems (CTS™)Dynabeads™技术来激活和扩展经过遗传工程改造的T细胞,以识别和攻击癌症细胞。这些细胞来源于患者自身,经过改造之成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Nicole Gularte的细胞经过了同样的历程,癌症至今仍未复发。但她的心路并非轻松。她在2010年被诊断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接下来的六年内接受了各种各样的癌症治疗,而全新的精准医疗法是她最后的希望:她已经精疲力竭,用尽了所有方法。32岁的古拉特就她的经历回答了Life in the Lab的提问。Lifeinthelab:您在与癌症斗争的哪个阶段开始了解CART细胞疗法?Nicole Gularte:2014年复发之后,斯坦福大学的医生告诉我,我需要进行移植手术,接受3-5年的额外治疗,此过程会存在很多副作用且成功率很低。我不断施压,一定还有别的疗法,所以他们提到了CART。但他们也告诉我,CART疗法还未到达临床试验阶段,考虑它也是浪费时间。我离开了医院发誓做自己做调查,同时参与了另一项C...
发布时间:
2019
-
02
-
11
浏览次数:254
由于体积的限制,病毒的基因组通常较小,携带的遗传信息也比较少。因此,病毒在复制过程中,需要利用特殊机制扩展其携带遗传信息的利用率。其中,程序性移码就是病毒常用的蛋白质合成重编码机制。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高光侠团队在《细胞》发表研究称,首次发现了新的宿主抗病毒因子,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程序性-1位核糖体移码,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程序性移码是病毒“弱点”病毒的感染进程及致病性取决于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病毒感染宿主后可在体内持续存在,引起慢性传染性疾病,如HIV。它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可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引起艾滋病。程序性-1位核糖体移码是HIV等病毒及部分细胞mRNA使用的一种蛋白质合成重编码机制,即核糖体通过后退一个核苷酸改变阅读框,绕过终止密码子,以翻译更多遗传信息。高光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通过这种程序性移码机制,病毒能够以一条mRNA为模板,翻译产生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从而发挥不同的生物功能。在与病毒长期共存、对抗的过程中,宿主会进化出许多抗病毒机制,寻找病毒可被攻击的弱点(靶点),从而阻碍病毒扩展其遗传信息。“因此,在宿主抗病毒的过程中,针对病毒的程序性移码过程,应该有一种抗病毒机制存在。”高光侠说。新型抗病毒因子可攻击病毒“弱点”天然免疫是人体抗击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
2019
-
02
-
11
浏览次数:138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一名MALT恶性淋巴瘤患者张先生从鄞州人民医院出院了。这是宁波首例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细胞治疗恶性淋巴瘤。22年前,张先生不幸患上了一种名为MALT的恶性淋巴瘤,这种淋巴瘤相比于侵袭性淋巴瘤恶性度较低,却容易复发。在长达22年的抗癌生涯中,张先生的淋巴瘤多次复发,辗转于上海、杭州等多家医院,历经了20余次的化疗,3次放疗及一次肺叶切除手术。三个月前,张先生的淋巴瘤再次复发,并转变成了侵袭性极强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22年来,我几乎以医院为家,每次好不容易治疗好一点,没过多久又复发了。”今年50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复发时的症状更严重了,除了胸痛睡不着觉外,我的通气功能也出现了障碍。”无奈之下,张先生又开始四处求医。最终,他来到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就诊。接诊的该院副院长兼血液科主任陆滢说,张先生来就诊时,他的病灶已累及肺部、肾上腺等多个部位,最大病灶有拳头大小。“如果再不积极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极短。再加上患者长期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功能早已大不如前,常规化疗中的药物几乎已经用遍,这样的心脏也无法承受常规化疗或者骨髓移植。”随后,陆滢立即组织血液科医生研究讨论,在征得经家属同意后决定为其进行CAR-T治疗。8月9日,陆滢和她的血液科团队为张先生进行血细胞分离术,采集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浙大淋巴瘤中心钱文斌教授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备CAR...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0
浏览次数:384
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CTLA-4、PD-1 以及其配体PD-L1 的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活性,释放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刹车,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效应,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如今,这种免疫检查点疗法彻底改变了临床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方式,而且自2011年首次被批准以来,它们给那些预后非常差(平均生存期低于一年)的和具有很少治疗方法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实际上只有约20%~40%的患者能够从这一昂贵的治疗方法中获益,大多数患者要么没有作出反应,要么在治疗后会复发。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1.Nat Med:粪便菌群移植可有效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doi:10.1038/s41591-018-0238-9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以两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首次发现移植来自健康供者的肠道细菌可用来成功地治疗因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治疗引起的严重结肠炎的患者。这表明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值得在临床试验中作为一种常见的免疫疗法副作用的疗法进行研究。相关研究结果于20...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6
浏览次数:134